地层年代顺序表 地层年代顺序表及其对应英文字母

生活日常 2024-07-09 09:51:35

谁知道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是怎么划分的,他们有什么区别

确定地球的发展历史和发展阶段,查明各种地质时间,是地质学研究的任务之一。为了便于全球对比,必须有统一的时间系统,包括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地质学表示地质年代的方法有两种:①相对地质年代(relative age)②同位素地质年代(isotopic age).相对地质年代主(4) 寒武纪大爆发后,大量无脊椎动物化石纪录出现,进入显生元;之前,很少发现生物的踪迹,所以称隐生元。要是根据生物界的发展和演化(以化石为依据)把整个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不同的历史阶段,借以展示时间的新老关系。它只表示顺序,不表示各个时代单位的长短。同位素地质年龄则主要是利用岩石中的某些放射形元素的蜕变规律,以年为单位来测算岩石形成的年龄。现已根据大量已知相对地质年代的年龄,明确了各相对地质年代的具体时间长短,使地质时间的概念更为完善。现在的使用的地质年代,已经具有相应的年龄了。

地层年代顺序表 地层年代顺序表及其对应英文字母地层年代顺序表 地层年代顺序表及其对应英文字母


编辑本段地质年代和多重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单位 时间地层单位

宙(eon) 宇(eonothem)

纪(period) 系()

世(epoch)一、地质年代与时间地层单位 统(series)

地质年代的年代划分

代(era) 界(arem)

地质学表示时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相对地质3.查保玛组的年代地层归属年代,即利用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以及切割律等来确定各种地质发生的先后顺序;另一种为同位素地质年龄,即利用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规律,以年为单位来测算岩石形成的年龄,也称地质年代。 (relativeage)

地质全球地质年代的详细划分,分哪几个时段?请教地理高手

5. 地质年代表:(表见课本84、85页)

们谈到地球的年龄,一般涉及到相对年龄和年龄。

地球相对年龄的确立主要依据于化石。自从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提出“化石层序律”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人们知道,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同样,我们得到了这些化石后也可以推断产出这些化石的地层年代。

在众多的古生物门类中,有些门类特征显著,演化迅速,在反映地质年代上非常“灵敏”,这种化石被科学家们称作“标准化石”,它们被用作划分时间地层单位时往往起主导作用。而有些门类则演化非常缓慢,或空间分布的局限性很大,因此在划分和确定地质年代时只能起辅助作用。前者如三叶虫,它们只生存在古生代,而且演化明显,在古生代不同时代中都有各具特色的属种代表,是的标准化石;后者如舌形贝,这是一种腕足动物,从寒武纪就已出现,在现代海洋中仍十分常见,在几亿年的时间跨度内,这种化石从形态、大小到内部结构,几乎没有显著变化,它们的地层意义同三叶虫相比就逊色多了。假如我们在某个地方采集到三叶虫化石,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地区的地层年代是古生代,而且还可以根据三叶虫的属种进一步确定是生活在古生代的某一段具体时间,比如是寒武纪还是奥陶纪,但采集到舌形贝化石我们就感到茫然了,因为它不能帮助我们确定地质年代。

以生物演化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见附表)。在这个表上,的时间概念是宙,其次是代、纪、世、期。如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六个纪,其中,寒武纪又可进一步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和晚寒武世三个世,每个世还可以分成若干个期。以地质时代相对应,代表每一地质时期的地层也建立起地层单位。的地层单位是宇,其次是界、系、统、阶,如代表古生代的地层,我们就称作古生界,其中,寒武纪时形成的地层就被称为寒武系,奥陶纪期间形成的地层则被称为奥陶系,以此类推。

我们在讨论地球发展史时,涉及到了地质时代和地球的年龄,地质年代有时还应进一步明确,比如,我们讲寒武纪始于5.7亿年前,这个数据是怎样得来的?结束于5亿年前,这个数据又是怎样得来的?这就必然涉及地球的年龄。

人们通过同位素测定法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年龄。很早以来,人们发现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都会自动并以不变的速率逐渐衰变为非放射性的子体同位素,同时释放出能量。只要温度、压力等因素不变,人们就可以获得准确的数值,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测定岩石或矿物的年龄了。常用的同位素年龄测定法有-钍-铅法、铷锶法以及钾氩法。这些方法为获得地球不同时期年龄值和各个地质时代的准确时限提供了便利,当然,这些方法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在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时,所选取的样品很难消除后期热变质作用的影响,如果样品是遭受过风化的岩石,与母岩的性质更是相甚远,所得到的年龄值往往不能代表岩层的真正年龄。看来,要想通过同位素测定法得到一个地区准确的地质年代,的取样、先进的设备和缜密的测定过程缺一不可。

[编辑本段]【地质年表】

第四纪-全新世-距今1万年

第四纪-更新世-距今万年

新近纪-上新世-距今1200万年

古近纪-渐新世-距今4000万年

古近纪-始新世-2.表中各级年代地层(地质年代)单位的命名,宇(宙)、界(代)两级和显生宙时期系(纪)一级的单位名称,均采用通用的名称,但元古宙时期各系(纪)一级的名称一律采用我国自己的专名;统(世)一级,除新生代时期各统沿用通用的专名外,其余各地质时代的统(世)一级单位均不用专名,二分的以下(早)、上(晚),三分的以下(早)、中(中)、上(晚),四分的以下(早)、中(中)、上(晚)、顶(末)表示;阶(期)一级,全部用我国自己的专名(除中奥陶统上部的达瑞威尔阶外)。距今6000万年

新生代-古近纪-古新世-距今6700万年

白垩纪-距今1.37亿年

中生代-三叠纪-距今2.30亿年

二叠纪-距今2.85亿年

石炭纪-距今3.50亿年

志留纪-距今4.40亿年

奥陶纪-距今5.00亿年

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距今6.00亿年

元古代-震旦纪-距今18.0亿年

18个时期。

地质年代表及其生物特征

地质时代的地质年代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

概 念

地质年代单位:宙、利用地质学方法,对全世界地层进行对比研究,综合考虑到生物演化阶段、地层形成顺序、构造运动及古地理特征等因素,把地质历史化分为四大阶段,每个大阶段叫宙,即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宙以下为代。太古宙分为古太古代和新太古代;元古宙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以下分为纪,如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纪以下分为世,每个纪一般分为早、中、晚三个世,但震旦纪、石炭纪、二叠纪、白垩纪按早晚二分。最小的地质年代单位是期。宙、代、纪、世、期是上统一规定的相对地质年代单位。每个年代单位有相应的时间地层单位,表示一定年代中形成的地层。地质年代单位与时间地层单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代、纪、世、期、时。

大家在看一些恐龙或者古生物题材的书籍或者影视作品的时候,总会听到一些匪夷所思的地质年代名称,比如什么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白垩纪等等。那么地球的地质年代究竟是怎么划分的。这些名字又是怎么来的?

地球分几个地质年代?

重点14地球历史与地质年代

1. 相对地地质年代 生物诞生到灭绝来考量决定的年代。

2.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1) 叠积定律:在一般情况下,地层没有倒转,重叠的地层之中,上层的地层比下层的地层新。

(2) 截切原理:被截切的地层比截切的地层老。

3. 地质年代:地质年代表示地层及地层形成或地质距今有多少年。

(1) 对地质年代的求法:利用放射性元素衰变成安定元素的方法。常用的定年元素为、铷、钾、碳。

43.表中各级年代地层(地质年代)单位的代号,本着简单、实用原则,确立我国自己的代号体系:宇(宙)一级,用该单位英文名称的两个大写正体字母表示,如太古宇(宙)用AR、元古宇(宙)用PT、显生宇(宙)用Pz界(代)一级,用该单位英文名称的一大、一小两个正体字母表示,如古生界(代)用Pz、中生界(代)用Mz、新生界(代)用Cz表示,但太古宇(宙)四分用Ar0-3表示,元古宇(宙)三分用Pt1-3表示;系(纪)一级,除中新元古界(代)的长城系(纪)、蓟县系(纪)、青白口系(纪)、南华系(纪)以汉语拼音名称音节的双辅音的一大、一小两个字母或用其汉语拼音名称头两音节字母的一大、一小两个正体字母表示(分别为Ch、Jx、Qb、Nh)外,其他各系(纪)均以其英文名称的字首字母的大写正体表示,但寒武系仍chronostratigraphic unit用 符号表示,古近系(纪)的英文名称首字母P已用于二叠系,本表参照《地层表》采用E为其代号;统(世)一级,以系(纪)级代号为基础,在其右下角注以数字1、2、3等序号构成,表示下、中、上统含义,但第四系(纪)的更新统(世)和全新统(世)例外,其代号分别暂以Qp和Qh表示;阶一级,是在统的代号基础上,在其右上角注以该阶在统内所处序列位置的数字顺序号1、2、3、4、……,如新厂阶 、四排阶 、达拉阶 、长兴阶 等。. 地质时代的区分-基於生物演化来区分。

(1) 以地球历史中具有全球性变动的作为分界。例如:某生物的出现或灭绝;地壳的剧烈变动。

(2) 单位:由大至小为元→代→纪→世→期。

(3) 地球是距今约46亿年前形成(太阳系中的星球,极可能是同时生成的)。

(5) 最早的化石纪录:澳洲35亿年前的无核原生细菌及叠层石。

5个。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说说体的地质年代?

-238的半衰期为4.47×1000000000年(约四十五亿年);钾-40的半衰期为1.2(2) 半衰期:放射性元素减半的时间称之。8×1000000000年(约十三亿年);碳-14的半衰期为5.73×1000年。

地质年代(Geological Time):

大家知道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这样可便于我们进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人们习惯于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成两个大的单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而将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后的时代称做是显生宙。隐生宙的上限为地球的起源,其下限年代却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一般说来可推至6亿年前,也有推至5.7亿年前的。从6亿或5.7亿年以后到现在就被称做是显生宙。

学习任务区域年代地层表

2、同位素年龄(年龄)的测定

【任务描述】 ①了解年代地层表的含义;②熟记区域年代地层表;③了解地层表。

侏罗纪-距今1.95亿年

年代地层表与地质年代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年代地层表是由地层组成的物质单位,而地质年代单位则是地质时间单位,它们是相互严格对应的关系。本教材采用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年颁布的《地层指南和地层指南说明书》中的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表5-3,表5-4)。

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是一个区域性的年代地层单位系统,主要适用于的地层实际,这个表中,除个别单位的下界界线层型已被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为全球对比标准外,其余绝大部分单位均尚未达到这种程度。因此,从范围来说,它们是非正式单位。但对这个大区域来说,至少目前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满足各方需要,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012年,为适应和满足国内各部门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应用需要,以及更好地与接轨并参与完善地层表的需要,经全国地层委员会审定,发布了新的地层表(试用稿)(表5-5),在此仅供参考。

表5-3 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表Ⅰ (海相地层)(2001 年) 表5-4 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表Ⅱ (陆相地层)(2001 年)

表5-5 地层表简表 (试用稿)(2012 年)

如何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

(3)构造地质学方法(切割律):上述两条准则主要适用于确定沉积岩或层状岩石的相对新老关系,但对于呈块状产出的岩浆岩或变质岩则难以运用,因为它们不成层,也不含化石.但是,这些块状岩石常常与层状岩石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相互穿插、切割的关系,这时,它们之间的新老关系依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来判定,即较新的地质体总是切割或穿插较老的地质,或者说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

1、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

(1)地层学方法(地层层序律:1669年,出生于哥本哈根的斯特诺(Nicolaus Steno,1638-1686)总结出在岩层之间,存在着如下的规律:岩层在形成后,如未受到强烈的地壳运动的影响而颠倒原来的位置,应该是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一层压一层,保持近于水平的状态,延展到远处才渐渐尖灭.地层形成时是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先形成的位于下部,后形成的位于其上部.注意:原始产出的上新下老,并非现在野外见到的地层都是上新下老,其中又有后期地壳运的改造.对于后期地壳运动使地层变动(倾斜、倒转)的地层层序可用沉积构造中的层面构造(波痕、泥裂、有痕等)作为“示底构造”恢复顶底后,判断先后顺序.

(2)古生物学方法(化石层序律):生物演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生物种属由少到多,而且这种演化和发展是不可逆的.因而,各地质时期所具有的生物种属、类别是不相同的.时代越老,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少,生物越低级,构造越简单;时代越新,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多,生物越高级,构造越复杂.因此,在时代较老的岩石中保存的生物化石相对较低级,构造较简单;而在时代较新的岩石中保存的生物化石相对较高级,构造较复杂.

(1)铷-锶法、(钍)-铅法:主要用于测定较古老岩石的年龄;

(2)钾-氩法:有效范围大,几乎可以适用于绝大部分地质时间,而且钾是常见元素,许多矿物中都富含钾,因而使钾-氩法的测定难度降低、度提高,所以钾-氩对地层划分的一种单位法应用最为广泛;

(3)14C法:由于其同位素半衰期短,它一般只适用于5万年以来的年龄测定;

(4)钐-钕法、40Ar-39Ar法:精度高,分辨率强.

地质年代中的早中晚对应地层年代是什么?是上中下还是下中上?

早中晚对应的是下中上,早期沉积的地层(3) 化石层序律:生物的演化由简单至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因此,一般来说,年代越老的地层中所含生物越原始、越简单、越低级;年代越新的地层所含的生物越进步、越复杂、越高级。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其组合,而在相同时期且相同地理环境下行成的地层,只要原先的海洋或陆地相通,都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其组合,称之为化石层序律。在下部,晚期沉积的在上部,是这样的对应关系。

根据地层层序律,地质年代中的早、中、晚对应地层年代是下中上。即年代越老的地层越深,因此早、中、晚期的地层依次位于最下方、中间和最上方。

应该是下中上隐生宙-太古代 距今>50亿年……

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

6.本文重点对各系所列各阶进行简明扼要的定义性说明(不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包括:阶的名称(含中文名称、汉语拼音名称,原有英文译名的以括号注出),命名人和命名时间,命名地点和层型剖面位置,该阶的定义(主要生物识别标志),层型剖面岩性特征,同期岩石地层单位与上相当单位间的对比关系以及底界年龄等。

研究区古近系地层中古生物化石较少,前人在生物地层划分方面做的工作较少,因此,本次工作非常注重该区的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工作,建立了该区古近系—新近系多重地层划分表(表2-14),进一步对该区新生代古生态、古环境做出分析、研究。现分组详述。

1.沱沱河组(E1-2t)的生物化石及时代依据

表2-14 古近系-新近系多重地层划分表

2.雅西措组(E2-3y)的生物化石及时代依据

该组岩性为紫红色、灰色薄-中层状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粉砂岩夹泥岩、泥晶灰岩组成的沉积序列。目前在该区采集到了轮藻、介形和一些孢粉化石。

其中介形类包括3个属,即:Cyclocypris sp.,Candoniellasp.,Ilyocypris sp.等。主要分布于雅西措组的上部,本次工作建立了一个介形类Cyclocypris-Ilyocypris组合(图2-87)。据《的介形类化石》,球形介Cyclocyris sp.分布于、欧洲的渐新世—现代,小玻璃介Candoniella sp.分布于、欧洲、美洲的古近纪—现代。因此可以推测该套地层的时代可能为渐新世—现代。

轮藻类包括7个属种,即:Sphaerochara rugulosa,Tectochara sp.,Obtusochara grandicosta,Chariteolassica,Tectochara swiss,Tectocharameriam,Tectochara huangi,T.misei,Gyrogona shensis,Rhabdochara stockmansi等。它们广泛分布于雅西措组,本次工作在下部建立了Rantzieniella mitida-Rhabdochara stockmansi组合(见图2-87),在中部建立了Tectocharaswiss-Charites sp.组合,在上部建立了Charites molassica-Shphaerochararugulosa组合。根据《柴达木盆地轮藻化石》,球状轮藻Sphaerochara rugulosa见于湖北江汉盆地的中、下渐新统、柴达木盆地、德国南部的上渐新统、伦坡拉盆地的渐新统牛堡组上段。有盖轮藻Tectochara meriam见于、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的晚白垩世至第四纪。钝头轮藻Obtusochara sp.属分布于欧洲、、北美洲的晚侏罗世至上新世。因此可以推测该套地层的时代为渐新世。

孢粉组合有:蕨类孢子、子植物花粉、被子植物花粉等,其中蕨类孢子有:紫萁孢属Oundacidites,无突肋纹孢属Cicatricosisporites,希指蕨孢属Schizaeoisporites,水龙骨单缝孢属Polypodiaceaesporites,具环肋纹孢属Contignisporites;子植物花粉:单束松粉属Abietineaepollenites,小型小囊单束松粉 A.microalatus f.minor,小西单束松粉A.microsibiricus,双束松粉属Pinuspollenites,麻黄粉属Ephedripites,云杉粉属Paepollenites,雪松粉属Cedripites,拟落叶松粉属Laricoidites,油杉属Keeeria,罗汉松粉属Podocarpidites,杉粉属Taxodiaceaepollenites;被子植物花粉:栎粉属Quercoidites,山毛榉粉属Faguspollenites,漆树粉属Rhoipites,禾本粉属Graminidites,唇形三沟粉属Labitricolpites,毛茛粉属Ranunculacidites,山萝卜粉属Scabiosapollis,枫香粉属Liquidambarpollenites,刺三孔沟粉属EchitricolpXorites,嵩粉属Artemisiaepollenites,榆粉属Ulmipollenites,柳粉属Salixipolleni-tes,藜粉属Chenopodipollis,桦粉属Betulaepollenites,拟樟粉属Peltandipites,拟桦粉属Betulaceoipollenites,胡桃粉属Juglanspollenites,眼子菜粉属Potamogetonacites,芸香粉属Rutaceoipollis,楝粉属Meliaceoidites,梣粉属Fraxinoipollenites,桤木粉属Alnipollenites,毛茛粉属Ranunculacidites;菌藻类包括:无孔多胞孢属Multllaesporites,无孔双胞孢属Dllaesporites,无孔单胞孢属Inapertisporites,微小球形藻属Minutissimumsphaeridia,粒面球藻属Granodiscus,光面球藻属Leiosphaeridia。

图2-87 青海省格尔木市通天河地区E—N中介形类、轮藻化石分布图 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组、段)。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7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于距今2.3亿年前,止于6700万年前,延续1.2亿年.下页包括生物进化地质年代表图2-88 格尔木市通天河地区古近系—新近系中新统菌藻及植物孢粉化石分布略图

根据统计:被子类花粉占43.5%~67.1%,居首位,子类花粉占27.6%~50.0%,稍次之,蕨类孢子占5.3%~6.5%,居第三位,菌藻类化石亦比较丰富(见图2-89)。被子类花粉中草本植物较为繁盛,其中尤以藜粉属Chenopodipollis发育为特点,唇形三沟

图2-89 雅西措组主要孢粉化石百分含量示意图

粉属Labitricolpites、毛茛粉属Ranunculacidites、禾本粉属Graminidites、刺三孔沟粉属Echitricolporites、山萝卜粉属Scabiosapollis等少量见及。木本植物花粉栎粉属Quercoidites、榆粉属Ulmipollenites占有较高量,比较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植物花粉芸香粉属Rutaceoipollis、楝粉属Meliaceoidites、漆树粉属Rhoipites、枫香粉属Liquidambarpollenites等断断续续出现,有的还比较发育;其它尚零星出现胡桃粉属Juglanspollenites、拟桦粉属Betulaceoipollenites、桦粉属Betulaepollenites等。水生植物眼子菜粉属Potamogetonacites亦常可见到。子类花粉中针叶植物松科Pinaceae双气囊花粉(单束松粉属Abietineaepollenites、双束松粉属Pi-nuspollenites、云杉粉属Paepollenites、雪松粉属Cedripites为主)居于优势地位;耐旱的灌丛植物麻黄粉属Ephedripites占3.3%~10.5%;罗汉松粉属Podocarpidites零星发现。蕨类孢子除水龙骨单缝孢属Polypodiaceaesporites较为常见外,偶尔见到希指蕨孢属Schizaeoisporites、无突肋纹孢属Cicatricosisporites等分子。菌藻类见有菌类的无孔单胞孢属Inapertisporites、无孔多胞孢属multllaesporites、无孔双胞孢属Dllaesporites及藻类的光面球藻属Leiosphaeridia、粒面球藻属Granodiscus等化石。

本次工作在该雅西措组上部建立菌藻Inapertispotites-Leiosphaeridia组合,蕨类孢子Cicatricosisporites-Klukisporites-Shizaeoisporites组合,子植物花粉Abietineaepollenites-Ephedripites-Pinuspollenites组合,被子植物花粉Faguspollenites-Alnipollenites-Froxinoipollenites组合。

据《孢粉化石卷——晚白垩世和第三纪孢粉》,藜粉属Chenopodipollis多分布于北半球的新生代,小孔藜粉C.microporatus见于苏州盆地的泰州组,南海北部的陆架盆地,渤海海域和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阿尔塔什组。栎粉属Quercoidites多见于北半球,时代以古近纪—新近纪为主。芸香粉属Rutaceoipollis以北半球为主,时代为晚白垩世晚期至新近纪。楝粉属Meliaceoidites多见于东亚的古近纪—新近纪,一般发育于始新世。漆树粉属Rhoipites多见于北半球的古近纪—新近纪。本段的孢粉化石群总体面貌与柴达木盆地下干柴沟组上部的Ephedripites-Nitrariadites-Chenopodipollis孢粉组合比较相似。与之可以对比的有:青海西宁民和地区马哈拉沟组上段组合、班戈县伦坡拉盆地第三组合等,其地质时代为渐新世中期。

综上所述,根据介形类化石可以推测其时代为渐新世—现代,根据轮藻类可以推测其为渐新世,根据孢粉组合可以推测其时代为渐新世中期,另外本次工作还作了ESR定年工作,测得雅西措组底部47层的年龄为43.4Ma,测得61层的年龄为40.6Ma,测得96层为31.9Ma,138层为31.4Ma,因此其年龄在43.4~31.4Ma见图2-90),应属于始新世—渐新世,所以本次工作将雅西措组的时代定为始新世—渐新世。

查保玛组的年代地层归属主要是根据同位素年龄及地层接触关系确定。查保玛组不整合覆盖于不同时代较老地层之上,其中下伏地层为白垩系,顶部覆盖层为上新世曲果组,表明查保玛组的时代应晚于白垩纪,早于上新世。为了确定查保玛组的具体地质时代,我们采集了2件年龄样品,在成都地质矿查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进行了钾-氩法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查保玛组火山岩中黑云母钾-氩法同位素年龄为(37.3±0.7)Ma(P16-2N1),(33±0.7)Ma(P16-13N1),按地层年表(IUGS,1989)的时代标定,33~37.3Ma属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故将研究区查保玛组的地质年代至少可归属于古近纪,可能以始新世—渐新世为主。

(据International stratigraphic chart,200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a13828211729@163.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