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堡机械设备 德国马德堡

美食分享 2024-07-24 09:52:22

电的发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人们对电现象的初步认识很早就有记载,早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已经发现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我国在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等问题,所谓顿牟就是琥珀,掇芥意即吸引籽菜,就是说摩擦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西汉末年,有关于"玳瑁吸(细小物体之意)的记载,以及"元始中(公元三年)……矛端生火",即金属制的矛的尖端放电的记载。晋朝(公元三世纪)还有关于摩擦起电引起放电现象的记载:"今人梳头,解著衣,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声。

马德堡机械设备 德国马德堡马德堡机械设备 德国马德堡


马德堡机械设备 德国马德堡


在对电现象的早期研究中,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首推英国医生威廉.吉尔伯特,他在文章中说:"随便用一种金属制成一个指示器……在这个指示器的另一端,移近一个轻轻摩擦过的琥珀或者是光滑的磨擦过的宝石这指示器就会立即转动",他通过大量的实验驳斥了许多关于电的迷信说法,并且发现不仅摩擦过的琥珀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而且其它物质象金刚石、水晶、、硬树脂、明矾等也有这种性质,他把这种性质称为电性。1660年,马德堡的盖利克发明了台摩擦起电机,他用制成形如地球仪的可转动物体,用干燥的手掌擦着干燥的球体使之停止可获得电,盖利克的摩擦起电机经过不断改进,在静电实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8世纪中叶,电学实验逐渐普及,在法国和荷兰有不少人公开表演认为娱乐。1731年,英国牧师格雷从实验中发现,由摩擦产生的电在玻璃和丝绸这类物体上可以保持下来而不流动,而有的物体如金属,它们不能由摩擦而产生电,但却可以用金属丝把房里摩擦产生的电引出来绕花园一周,在末端仍具有对轻小物体的吸引作用,他次分清了导体和绝缘体,并认为电是一种流体。电既是一种流体,而流体比如水是可以用容器来蓄存的,1745年,德国牧师克茉斯脱,试用一根钉子把电引到瓶子里去,当他一手握瓶,一手摸钉子时,受到了明显的电击。1746年,荷兰莱顿城莱顿大学的彼得.冯.慕欣布罗克无意中发现了同样的现象,用他自己的话说:"手臂和身体产生了一种无形的感觉,总之,我认为自己的命没了",。就这样穆欣布罗克公布了自己意外的发现:把带电的物体放进玻璃瓶里,就可以把电保存起来。

电生产出来的时间就是1820年

如何做好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能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猜想、发展新知,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的观点。所以在教学时,演示实验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得以加强。虽然在实验教学中也有说不清道不尽的成功和失败,但是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就如何做好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认真研究和准备。如果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往往会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最终只好“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对于课前准备不充分我个人认为有时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时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时是怕麻烦等,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所以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注意考虑备用器材。如演示串、并联电路的实验中,要考虑到万一某灯泡灯丝断了怎么办呢?因此要准备好备用的带入课堂。其次是在课前反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第三是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第四是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第五是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二、实验作要规范

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使用酒精灯在点燃时要用火柴,不能用灯与灯对接;火柴用完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污物缸中;酒精灯用完后熄灭火焰时要用灯盖盖灭,而不能用嘴吹灭等;还有在电路的连接时应断开开关,先接线路后接电源;导线两端接头要教育学生会将其拧成一股,弯成一弯儿后,在接线柱上绕的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如顺时针;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等。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规范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起到模范作用。

三、要让学生参与配合

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及时、适时地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一动手等。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实验时,先让两个“大力士”上来拉,结果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然后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两个力气小的学生来拉,他们却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两相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全体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实验用语要规范、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准确,不能含糊其词。有的老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在称呼仪器名称时就有这样的错误现象:一是随意更改仪器名称,如将滑动变阻器称为电阻器,将斜面小车称为木板小车等。二是将类似的仪器混为一谈,如将圆筒测力机计、平板测力计称为弹簧秤。三是方言和普通话夹杂使用,对仪器的读音不准。

五、尽可能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演示实验不仅要现象清楚,而且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如投影放大、机械放大、自制可见度大的仪器进行演示等都是常用的方法。例如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可以采用投影放大的方法。如果直接用J2406型小磁针,因其底座是不透明的,面积又比较大,遮住了磁针,影响学生观察,教师可在一块有机玻璃板上比照条形磁铁的大小,在其周围均匀固定上10根细针同时将小磁针的两端分别涂上对比强烈的两种鲜明的颜色,便于区分南北极。使用时将小磁针插在细针上即可进行投影演示。

六、慎用模型代替

演示实验模型与演示实验一样,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演示的物理现象如一些机器的内部结构、大型机械装置和设备的工作过程,就可用模型来进行讲解。但模型无法替代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能够真实地、直观地再现物理现象,而模型则不能,故教师要尽可能多做一些演示实验。例如在讲解光的反射时,有的教师用模型来代替光的反射演示器,用纸板上画好的线条来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推导出光的反射定律,这样做教师不仅讲得吃力,学生也难以信服。

磁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一)

Fe,螺旋线通电或于其他磁体长期接触(磁化)会有磁性

磁性基本现象

自发磁化:

原子的核外电子围绕核旋转会产生磁矩,磁矩不能抵消,从而产生剩余的磁矩。但是,如果每个原子的磁矩仍然混乱排列,那么整个物体仍不能具有磁性。只有所有原子的磁矩沿一个方向整齐地排列,就象很多小磁铁首尾相接,才能使物体对外显示磁性,成为磁性材料。这种原子磁矩的整齐排列现象,就称为自发磁化。

既然磁性材料内部存在自发磁化,那么是不是物体中所有的原子都沿一个方向排列整齐了呢?当然不是,否则,凡是钢铁等就会永远带有磁性,成为一块大磁铁,永远能够相互吸引了(实际上,两块软铁不会自己相互吸引)。事实上,磁性材料绝大多数都具有磁畴结构,使得它们没有磁化时不显示磁性。

日本住友电气工业公司19年3月展示了世界上个超导磁体。超导磁体的场强很强,成本和运转费用低。一个直径为3.5米、磁感强度为2特的超导磁体和常规铜线绕成磁体相比,超导体的建造和运转总费用是262万美元,常规的是638万美元。超导磁体体积小、轻便,产6特超导磁体线圈体积不足1 000厘米,重仅2 000克;同样场强的常规磁体重量超过20吨,另需庞大的冷却系统。世界上已有的超导磁体超过1万个,中小型超导磁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实验室中,作为高级科学研究设备的组成部分提供各种磁场,加速器中需要大型超导磁体,用作粒子的加速、探测、聚焦和储能等。一个以巨型超导磁体为主的超导超级对撞机特大型设备于1992年建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耗资超过82亿美元,投资1亿美元,建成后可利用此设备进行研究工作。受控热核反应堆中温度高达亿度,必需一个超导磁体以在数十立方米的广大空间内产生十几特的磁场作为热核反应的“磁炉”,而常规磁体是无法做到的。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和东芝公司19年10月共同研制成核聚变堆用的新型超导线圈。该线圈电流密度达到每平方毫米40安,为过去的3倍多,达到当时世界水准。该研究所将把这个线圈大型化后提供给日美欧和共同的热核聚变堆使用。这个新型磁体使用的超导材料是铌和锡的化合物。

其化学式为Fe3O4

分子为链状结构

磁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主要是钢。为什么这种材料能吸引铁,钴,镍?它的原子有什么特征??其化学式是什么??

其他的不知道

哪位大神知道消防水泵的历史和发展的

世界辆消防车是1518年受德国奥格斯堡市的委托,由制作金属工艺品的手艺人安特尼-布拉特纳制造的。据《奥格斯堡市工艺史》一载,这辆消防车是把用杠杆作的大型水泵装在车子上形成的,由马拉或人力推动。1666年英国伦敦发生了一场大火,烧了4天,将1300座房屋烧毁了,包括的圣保罗教堂。一些中世纪的建筑物在这场火灾中一扫而光。灾后,英国开始重视城市消防工作,不久,英国人发明了世界辆用手摇水泵的消防车,并且使用上了水龙带来灭火。

18世纪以前的消防车多数为放在推车上的手动水泵,用作把泵水救火。随着城市发展及防火需求提高,19世纪中段起出现蒸汽机发动之水泵,并开始以马车运载。蒸汽机动力消防车是1829年在伦敦出现的,发明人是蒸汽机工程师约翰·布雷斯韦特。这是一种以煤为燃料,并装有一根软水龙带,用10马力双缸蒸汽机驱动的消防车。但这种消防车在英国却到1860年代才得到广泛使用。20世纪内燃机发明以后,逐渐出现现时所见的现代消防车。1872年,德国研制出云梯消防车。云梯是靠手工作的。1901年,英国利物浦的洛亚尔-卡利迪公司也生产出消防汽车,被利物浦市所采用。于16年出现了用汽车改装的消防车,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很多城市还在使用马拉消防车。

泵车是消防车中最常见的。车上主要设备为消防泵(水泵)及各式消防瞄子。泵车到达火场时会被接到消防栓,为救火供水。通常车上还会有水缸储存一定容量的水,以便在离开水源时可短暂使用。其他搭载的设备包括有烟帽,爆,破工具等等。

最早的泵是在大约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出现的,阿基米德发明了一种泵,称为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至今仍有厂家在生产。

希腊人克特西比乌斯(公元前285-222年)发明的压力泵是一种最原始的活塞泵。主要用来生产水柱以及从井口举起水。(至今还保存在古罗马时代的遗址上,如在英国的西尔切斯特)。

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方板链泵作为一种链泵是泵类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

1475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工程师弗朗西斯科·迪·乔治·马丁尼在论文中提出了离心泵原始模型。

1588年,意大利人阿戈斯蒂诺·拉梅利自费出版了《阿戈斯蒂诺·拉梅利上尉的各种精巧的机械装置》(Le Diverse t Artificiose Machine delCapitano Agostino Ramelli)。(这部著作详细描述了许多二三百年以后制造成功并成为商品的工具和机械设备)。其中有关于链泵、水泵、滑片泵的描述。

大约在1590-1600年,齿轮泵被发明。

1635年,德国学者Daniel Schwenter描述了齿轮泵。

1650年,德国马德堡市奥托·冯·格里克发明台空气泵,不断改进后于1654年设计出真空泵。

1658年,爱尔兰化学,物理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和英国博物学家,发明家罗伯特·胡克进行空气泵实验。

1675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御用机械师塞缪尔·莫兰爵士,获得柱塞泵专利,他设计制造的水泵被当时英国国内众多的工业,船舶应用,以及如水井,池塘排水和灭火。

1680年,约旦出现简单的离心泵。

1685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潘进行空气压缩泵高压实验。

16,丹尼斯·帕潘发明了直叶片的蜗壳离心泵,而弯曲叶片是由英国发明家John Appold于1851年发明的。

1720年,在伦敦城市的供水系统中开始使用柱塞泵。

1732年,英国人戈塞特和德维尔发明隔膜泵。

1738年,荷兰人丹尼尔·伯努利的《Hydrodynamique》(流体力学)出版,提出白努利定律;1755年,瑞士人莱昂哈德·欧拉著作《General principles on the movement of fluids》(流体运动的一般原理)出版,提出理想流体基本方程和连续方程。奠定了离心泵设计的理论基础。

1746年,H.A.Wirtz设计出使用阿基米德螺旋用于提升水的螺旋泵。

1768年,威廉·科尔在船舶舱底中改进和引入链泵。

1772年,瑞典学者伊曼纽·斯威登堡提出汞真空泵设计。

大约在1781-1782年,绳泵的发明被首次描述。

1818年,在美国出现的具有径向直叶片、半开式双吸叶轮和蜗壳的马萨诸塞泵。

1849年,美国人亨利·沃辛顿发明蒸汽直接作用的蒸汽泵,是一种最简单的活塞泵。

1852年,英国开尔文勋爵威廉·汤姆森提出了热泵的设想。

1857至1859年,亨利·沃辛顿发明水平、复式、直接作用,用于锅炉给水全双工蒸汽泵。

1857年,英国查尔斯·亨利·穆雷获得链泵专利。

1865年,汞真空泵发明,用于解决碳丝灯泡的问题。

1868年,Stork Pompen公司在荷兰亨厄洛成立,发明了混凝土蜗壳泵。

1870年,英国人威廉·汤姆森提出了射流泵的设计。

1875年,英国人雷诺兹获得多级离心泵专利:主要是为了提高离心泵效率。

1877年,英国景崇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泵:包括。

1880年,英国Frizzle设计气举泵。

1890年,美国麻省Warren公司制造了台双螺杆泵。

1892年,美国Worthington公司制造用于世界上条油管(从宾夕法尼亚州至纽约)的油泵。

1900年,制造出空气压力泵。

1901年,美国拜伦·杰克逊(Byron Jackson)公司生产出深井垂直涡轮泵。

190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伦敦的Aldrich Pump公司制造了世界上台往复式正排量泵。

1904年,美国拜伦·杰克逊公司生产出潜水式电机泵。

1909年,盖德(W.Gaede)发明旋片泵并取得德国专利。

12年,瑞士苏黎世安装了世界上个水源热泵系统,以河水作为低位热源的热泵设备用于供暖,并获得专利。

16年,Aldrich公司制造出电机驱动的往复式泵。

18年,美国拜伦·杰克逊公司制造出用于石油工业的热油泵。

1923年,格罗格提出旋喷泵的结构原理,旋喷泵也称皮托泵。随后研制出了闭式皮托泵。Worthington公司制造了世界上台离心锅炉给水泵,压力达到770巴(11165psi)。

1924年,美国Durco公司生产出专门设计用于化学加工的泵。

1927年,美国Aldrich公司生产出变冲程多气缸往复式泵。

1929年,荷兰Houttuin公司制造了欧洲台双螺杆泵。Byron Jackson公司生产出电厂中使用的双壳进给泵.

1931年,瑞典IMO公司发明并制造三螺杆泵。

1932年,法国工程师Moineau发明单螺杆泵(莫诺泵),并由德国PCM泵公司制成产品。

1934年,鲍诺曼公司设计制造了外置轴承双螺杆泵。United公司生产出用于回收石油的高压水和二氧化碳喷射泵。

1936年,米顿罗公司发明马达驱动计量泵。 气镇泵发明出现。

1937年,美国英格索兰-德莱赛公司设计制造径向分离、从后面拉动的流程泵。

1942年,美国Pacific公司制造用于处理催化剂粉末的浆料泵.

1946年,美国HMD公司发明磁力泵。

1948年,美国拜伦·杰克逊公司生产出用于现代原子能发电的罐装泵原型。

1951年,美国拜伦·杰克逊公司制造用于艘美国鹦鹉螺号的主进给泵。

1953年,美国拜伦·杰克逊公司制造鹦鹉螺号的再循环泵。Durco公司生产出后拉式化学流程泵,是ANSI 标准的前身。

1958年,联邦德国的W.贝克首次提出有实用价值的涡轮分子泵,以后相继出现了各种不同结构的分子泵。

1960年,美国拜伦·杰克逊公司制造了于地下存储设施中应用潜水式电机泵。

1961年,美国拜伦·杰克逊公司制造了用于核电厂的轴密封的冷却液泵。

1963年,美国LMI公司发明电磁驱动计量泵。

1965年,美国WILLIAMS公司发明气动计量泵。

1969年,美国英格索兰-德莱赛公司设计制造世界上的锅炉给水泵,功率为52200kW(70000马力)。

19世纪70年代,kobe公司制造出商用旋喷泵。

1972年,美国Pacific公司制造适用于原子能发电,已锻造外壳的核反应堆进给泵。

1976年,美国英格索兰-德莱赛公司制造迄今为止世界上的直立排水泵,额定流量为180000m3/h。

1982年,美国Aldrich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的动力泵2985kW(4000hp),可通过800-1600km(500-1000英里)长的管道抽吸研磨的浆料。Pacific公司制造世界上的水喷射泵,功率为17900kW(24000马力)。

1983年,美国拜伦·杰克逊公司制造出用于美国的克林奇河增值核反应堆的液态钠泵。

1987年,美国拜伦·杰克逊公司制造出安装在世界上的石油存储洞的1120kW(1500hp)潜水式电机泵。

1990年,美国拜伦·杰克逊公司制造出安装在氦抽取设施中的世界上的垂直低温泵。

1992年,美国英格索兰-德莱赛公司设计制造出世界上的管道泵,功率为27590kW(37000马力),由空气涡轮发动机驱动。

2000年,美国HMD公司制造出屏蔽磁力驱动泵,是一种无泄漏泵。

2000年,羿辰科技设计出电磁轴驱动泵原型,是一种类磁浮等压式泵。 2007年,研能科技制造出压电式微泵浦是一种结合压电致动器与隔膜式泵浦技术的创新产品。

目前,流量的单泵1976年,美国英格索兰-德莱赛公司制造迄今为止世界上的直立排水泵,额定流量为180000米立方/小时。扬程的单泵是德国KSB公司生产的潜水电泵,扬程达1200米。

初中物理实验室设备配置清单?

初中物理实验室设备种类繁多,市面上相关的配置方案较为纷杂,那么,如何以需求为向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兼顾多元性、科学合理性地为各初中配置物理实验室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简单来说,初中物理实验室设备按功能可划分为数字化探究实验室设备、常规实验室设备,本文为大家介绍的是最为齐全的初中物理实验室设备配置清单——常规实验室设备部分,共计200余种。

成亚实验室案例——理工大学附属中

初中物理实验室设备教师演示类演示直尺、演示电表、演示电流电压表、演示温度计、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演示滑轮组、液体对器壁压强演示器、演示测力计、惯性演示器、浮力原理演示器、压力和压强演示器、潜水艇浮沉演示器、摩擦力演示器、初中力学演示板、物体浮沉条件演示器、气体浮力演示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演示器、飞机升力原理演示器、声传播演示器、超声应用演示器、内聚力演示器、机械能热能互变演示器、金属线膨胀演示器、固体缩力演示器、热传导演示器、液体对流演示器、气体做功内能减少演示器、电阻定律演示器、演示电阻箱、演示线路实验板、焦耳定律演示器、保险丝作用演示器、磁感线演示器、直导线磁场演示器、环形电流磁场演示器、通电螺线管磁场演示器、立体磁感线演示器、磁感线演示板、能的转化演示器、磁悬浮演示器、门电路演示器、演示电磁继电器、左右手定则演示器、白光的色散与合成演示器、紫外线作用演示器、线作用演示器。

初中物理实验室设备学生实验类

多功能实验支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实验器、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实验器、海波的熔解凝固实验器、大气压系列实验器、电阻定律实验器、学生线路实验板、焦耳定律实验器、小型电动机实验器、电磁铁实验器、门电路实验器、能的转化实验器、光的三原色合成实验器、平面镜成像实验器。

物理探究实验室

初中物理实验室设备仪器仪表类

仪器车、声速测量仪、空气压缩引火仪、机械停表、电能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灵敏电流计、多用电表、数字多用电表、投影电流表、投影电压表、外径千分尺(螺旋测微器)、节拍器、教学示波器、水准器、听诊器、注射器、调压变压器、充电器、充磁器、连通器、量热器、箔片验电器、指针验电器、验电器连接杆、滑动变阻器(20Ω,2A或10Ω,2A、50Ω,1.5A、200Ω,1.25A、5Ω,3A)、电磁继电器。

初中物理实验室设备其他常规类

直尺、游标卡尺(125mm,0.05mm、125mm,0.02mm)、布卷尺、物理天平、学生天平、托盘天平(200g,0.2g、500g,0.5g)、电子天平、单杠杆天平、案秤、投影检流计、手摇抽气机、旋片式真空泵、两用气筒、密度计(密度>1、密度<1)、湿度计、空盒气压计、透明盛液筒、抽气盘、放大镜、透明水槽(圆形)、物理支架、方座支架、升降台、三脚架、大托盘、小托盘、初中教学电源、初中学生电源、蓄电池、感应圈、热敏温度计、条形盒测力计(1N,分度值0.02N、2.5N)、圆筒测力计(1N,分度值0.02N、5N)、平板测力计、圆盘测力计、拉压测力计、金属钩码、圆柱体组、螺旋弹簧组、帕斯卡球、液压机模型、微小压强计、马德堡半球、离心水泵模型、杠杆、轮轴模型、滑轮组、滚摆、手摇离心转台、轴承模型、水轮机模型、抽水机模型、音叉(256Hz、512Hz)、发音齿轮、单摆组、汽油机模型、柴油机模型、双金属片、碘升华凝华管、音叉组、玻棒、胶棒、感应起电机、小灯座、单刀开关、电阻圈、教学电阻箱、简式电阻箱、单刀双掷开关、电池盒、电子门铃、条形磁铁、蹄形磁铁(U082

注:文中所列为初中物理实验室设备标准配置清单,供参考,威成亚可根据实际情况为您个性化定制配置方案。

九年级物理新版知识点总结

参考资料:老师给我们的考纲

第十三章 热和能

节 分子热运动

常考点

1.扩散现象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不同的情况表现为不同的力)

第二节 内能

常考点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②质量 ③材料:④存在状态 及体积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

① 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 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如果没有温度,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 比热容

常考点

1、比热容: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节:内能的利用

第二节:热机

常考点

1、内燃机: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值。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第三节:热机效率

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

公式:

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

热机能量损失的主要途径:废气内内、散热损失、机器损失。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① 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②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③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6%~15%、汽油机20%~30%、柴油机30%~45%

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高,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节 摩擦起电

常考点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3、摩擦起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4、导体和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常考点

1、电流

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2、一个完整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3.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① 必须有电源; ② 电路必须闭合(通路)。(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有持续电流。)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4、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

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引起火灾,这是不允许的。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况也属于短路(此时电流将直接通过导线而不会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会工作)。

5、电路图:

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

符号

意义

符号

意义

+交叉不相连的导线

电铃

交叉相连接的导线

M电动机

(负极)(正极)

电池

A电流表

电池组

V电压表

开关

电阻

×小灯泡

滑动变阻器

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

常考点

1、 串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了就组成了串联电路。

特点: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②各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其它用电器也不能工作;

③只需一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

2、 并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并联电路。

电流在分支前和合并后所经过的路径叫做干路;分流后到合并前所经过的路径叫做支路。

特点:①电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②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为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③干路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各支路开关控制所在各支路的用电器。

第四节 电流的测量

常考点

1、电流:

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I表示。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符号A。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A=103 mA 1mA=103μA 1A=106μA

2、电流表:

测量电流的仪表叫电流表。符号为A,其内阻很小,可看做零,电流表相当于导线。

电流表的示数:

量程

使用接线柱

表盘上刻度位置

大格代表值

小格代表值

0~0.6A

“-”和“0.6”

下一行

0.2A

0.02A

0~3A

“-”和“3”

上一行

1A

0.1A

在0~3A量程读出的示数是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0~0.6A量程上读出的示数的5倍。

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分别是“+”、“0.6”和“3”。这时“0.6”和“3”是负接线柱,电流要从“+”流入,再从“0.6”或“3”流出。

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

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来。

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量程。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流的大小时,应选用量程进行试触。

④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第五节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常考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的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节 电压

常考点

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符号是U,单位为伏特(伏,V)。比伏特大的有千伏(kV),比伏特小的有毫伏(mV),1 kV=103 V,1 V=103mV,1 kV=106 mV

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电压表:

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符号为V,其内阻很大,接入电路上相当于开路。

电压表的示数:

量程

使用接线柱

表盘上刻度位置

大格代表值

小格代表值

0~3V

“-”和“3”

下一行

1V

0.1V

0~15V

“-”和“15”

上一行

5V

0.5V

在0~15V量程读出的示数是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0~3V量程上读出的示数的5倍。

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是“+”、“3”和“15”。这时“3”和“15”是负接线柱,电流要从“+”流入,再从“3”和“15”流出。

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

① 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并联。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来。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压的大小时,应选用量程进行试触。

④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可以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此时测得的是电源的电压值。

常见的电压:家庭电路电压——220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每节铅蓄电池电压——2V

电池组电压特点:

①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之和;

②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相等。

第二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常考点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值。

第三节 电阻

常考点

1、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简称为欧,符号是Ω,比欧姆大的单位还有兆欧(MΩ)和千欧(kΩ)。1MΩ=103kΩ,1 kΩ=103Ω,1MΩ=106Ω

2、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电阻率ρ)、长度(L)和横截面积(S),还与温度有关。与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

而且:①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不同;

②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③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玻璃)

3由电阻公式R=ρ可知:①将粗细均匀的导体均匀拉长n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n2倍;

②将粗细均匀的导体折成等长的n段并在一起使用,则电阻变为原来的倍。

第四节 变阻器

1、 滑动变阻器:

电路符号: 变阻器应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有时还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铭牌:例如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A”的字样,表明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50Ω,允许通过的电流为1A。

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注意事项(见右图):

①接线时必须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

②如果选择“全上”( 如图中的A、B两个接线柱),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接近于0,相当于接入一段导线;

③如果选择“全下”(如图中的C、D两个接线柱),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是值且不能改变,相当于接入一段定值电阻。

上述②③两种错误的接法都会使滑动变阻器失去作用。

④当所选择的下方接线柱(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在哪一边,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就在哪一边。(例如:A和B相当于同一个接线柱。即选用AC、BC或AD、BD是等效的。选用C接线柱时,滑片P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将减小;选用D接线柱时,滑片P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将增大。)

(滑片距离下侧已经接线的接线柱越远,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

2、 电阻箱:

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的变阻器。

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Δ)的示数乘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阻值。

3、 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的比较:

相同点: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能起到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作用。

不同点:①滑动变阻器有4种接法,电阻箱只有1种接法;

②电阻箱能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阻值,而滑动变阻器不能读数;

③滑动变阻器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而电阻箱不能连续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德国物理学家欧姆)

公式: I = R= U=IR

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的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特点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

电阻特点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若有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为;

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都大。

并联电阻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路的倒数之和;

若只有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则总电阻R总=;

若有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为;

把几个电阻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电阻比每一个并联分电阻都小。

分配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电路作用

分压

分流

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随着减小。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算出小灯泡的电阻。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注意事项】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

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水泵的应用发展简史,什么是水泵

水泵是一种以冷凝器放出的热量对被调节环境进行供热的一种制冷系统。就水泵系统的热物理过程而言,从工作原理或热力学的角度看,它是制冷机的一种特殊使用型式。它与一般制冷机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使用的目的不同。水泵的目的在于制热,研究的着眼点是工质在系统高压侧通过换热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制冷机的目的在于制冷或低温,研究的着眼点是工质在系统低压侧通过换热器与外界之间的换热;

②系统工作的温度区域不同。水泵是将环境温度作为低温热源,将被调节对象作为高温热源;制冷机则是将环境温度作为高温热源,将被调节对象作为低温热源。因而,当环境条件相当时,水泵系统的工作温度高于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

2。水泵的由来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9世纪初,人们对能否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介质“泵”送到温度较高的介质中这一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英国物理学家J.P.Joule提出了“通过改变可压缩流体的压力就能够使其温度发生变化”的原理。1854年,W.Thomson(即大家熟知的LordKelvin勋爵)发表论文,提出了热量倍增器(HeatMultiplier)的概念,首次描述了水泵的设想。

当时,水泵供暖的对象主要是民用,供暖需求总量小,特别是对由于采暖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尚没有足够的意识。人们采暖的方式主要是燃煤和木材,因而,热泵的发展长期明显滞后于制冷机的发展。

上世纪30年代,随着氟利昂制冷机的发展,水泵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二战以后,工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带来的对供热的大量需求及相对能源短缺,促进了大型供热及工业用水泵的发展。1973年的全球性能源危机,进一步促进了水泵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a13828211729@163.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