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老徐娘指多少岁 半老徐娘是指多少岁的女性

办公技巧 2024-07-24 09:50:30

望九之年是多少岁

襁褓,不满周岁;垂髫:指幼年;豆蔻:女子十三、四岁;束发,男子十五岁以上;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

80多岁。

半老徐娘指多少岁 半老徐娘是指多少岁的女性半老徐娘指多少岁 半老徐娘是指多少岁的女性


老人的称谓有:杖家之年:五十;杖乡之年:六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扩展资料:

其他年龄称谓:

孩提: 2~3岁的儿童。指代幼儿时期。

垂髫(tiao):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丱)。

80多岁的意思

顺便小结如下:)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

半老徐娘指多大年龄的人

半老徐娘指多大年龄的人?

1. 引言

半老徐娘是一个常见的词语,用来形容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女性,但实际上这个词语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很难确切地确定它所指代的年龄。那么,半老徐娘指的是多大年龄的人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2. 从历史角度看半老徐年龄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年龄的划分比较模糊。古代对于女性的年龄划分,主要是依据其地位和经历来界定的。比如,古代文人笔谈中提到的“良家妇女”,多为二三十岁的人。而“半老徐娘”这个词的出现,则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这个词用来形容那些在婚姻市场上不再是青春少女但也不算老年妇女的女性,大约指40-50岁之间。

3. 从现代角度看半老徐年龄

随着的变迁,人们对于女性年龄的划分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她们在事业上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因此,许多女性在40-50岁之间还处于事业的黄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金期,身体状态也比较好,精神面貌也很年轻。因此,现代中,有一些女性并不认为自己是半老徐娘。

4. 半老徐定义有何变化

随着的发展和人们对女性的认知不断深入,半老徐娘这个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如今,这个词不仅仅只用来形容40-50岁的女性,有时也会用来形容30岁左右的女性。这是因为,许多女性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外表和精神上也保持得很好,因此被13~15岁----舞勺之年;认为是年龄不符的“半老徐娘”。

5. 半老徐形象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半老徐娘这个词的出现,反映了传统对女性的认知和刻板印象。在过去,女性的角色主要是嫁人生子,而40-50岁的女性已经过了出嫁年龄,因此被认为是相对失去了价值的。然而,随着的进步,女性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角色,她们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这一点,与半老徐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反。因此,我们应该正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超越传统刻板印象。

6. 结论

半老徐娘这个词的出现代表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年龄的划分和认知。随着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高,这个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正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我们应该超越传统刻板印象,给予她们更多的尊重和赞扬。

半老徐娘是指多少岁的女人啊?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人们常以"半老徐娘"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

四十岁吧18.耋:七十至八十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大约是三十多岁吧

没有确实的年龄

徐老半娘是指多少岁

幼而立:三十岁。年泛称——总角;

人们常以"半老徐娘"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半老徐娘"一词源于南北朝.徐娘名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

她年过芳龄.却还着意打扮.风骚.极不得体.于是.有人说:"徐娘半老.犹尚多情."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分别是?

15~20岁——舞象之年;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分别是?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分别是?女子:

12岁称金钗之年,

13岁称豆蔻年华,

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出嫁女子称梅之年;

男子:

30岁称而立,

40岁称不惑,

50岁称知天命,

60岁称耳顺。

70岁称古稀,

80岁称杖朝。

90岁称合耄耋。

100岁称乐期颐。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10岁以下----黄口;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公题:半老徐娘是指多少岁的中年妇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wenwen.soso./z/q390798090.htm

古代对各年龄段女子的统称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撷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12岁(女)——金钗之年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各年龄段婚姻的叫法第1年纸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铁婚、第7年铜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铝婚、第11年钢婚、第12年丝婚、第13年丝带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银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红宝石婚、第45年蓝宝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绿宝石婚、第60年钻石婚、第70年白金婚

古代各年龄段的称号是什么?以下是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

1.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4.龆龀: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5.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8.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嫋嫋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9.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0.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1.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2.弱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13.而立: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14.不惑: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15.知命: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16.耳顺: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17.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19.耄: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20.期颐:一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别称有哪些如豆蔻及笄要写明是哪个年龄段哈女孩7岁-----髫年

12岁(女)---金钗

13岁(女)---豆蔻

15岁(女)---及笄

16岁(女)---破瓜、碧玉

20岁(女)---桃李

24岁(女)---花信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其他统称和男女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10岁以下----黄口;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时称各年龄段的人为什么初度——指初生的年月时日。

襁褓--不满周岁。

总角——泛指幼年。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黄口--10岁以下。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舞勺之年——指十三至十五岁的少年。

舞象之年——指十五至二十岁的少年。

束发——指十五岁的男子。

及笄(jí)——指十五岁的女子。

弱冠——指二十岁的男子。

桃李年华——指二十岁的女子。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耳顺之年、花甲、平头甲子、下寿、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中寿——指八十岁

耄耋——指八十岁到九十岁。

鲐背——指九十岁。

期颐、上寿——指百岁。

双稀、双庆——指一百四十岁。

古代称十一、二岁的女子为什么(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称谓都有呀)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撷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12岁(女)——金钗之年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希望能帮助你!)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

半老徐娘大概多大年龄?

二三岁:孩提

半老徐娘一般指时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

世界卫生组织80岁——杖朝之年;的对年龄的定义:18~44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以上才算老年人。

古人结婚早,女孩14-16岁就出嫁了,30岁就被说成是三月的桃花,过时了。那时徐娘半老就是指30多岁的风韵女人。现在应该是指40岁以后的女人。

徐娘半老”这个成语通常指人到中年却风韵犹存的女子,但这个“半老”到底指的多少岁,却鲜为人知,近日某网站一文指出“徐娘半老”指的是30岁,着实让广大30岁的女神们“duang

duang ”撞墙。那30岁到底是不是半老呢?南京民俗博物馆副研究员徐龙梅认为,“徐娘半老”还真的是指的女性30岁。

孩提  豆蔻年华   半老徐娘   而立之年  知命之年各是多少岁

幼年泛称——总角;

孩提:2~3岁

豆蔻年华:13岁女孩

半老徐娘:形容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

而立之年:31994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年龄的定义:中年指41~65岁,18~40岁为青年,65岁以上则为老年。0岁

知命之年

:50岁

襁褓,垂髫,豆蔻,束发 各指多少岁

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

垂髫(tiao):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豆蔻: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

束发:指青少年。清朝以前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束发常指男子十五岁。

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

垂髫(tiao):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豆蔻: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

束发:指青少年。清朝以前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束发常指男子十五岁。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

垂髫(tiao):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来(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豆蔻: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

束发:指青少年。清朝以前汉族男孩成童源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束发常指男子十五岁百。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度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知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道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不满周岁:襁褓

婴儿年龄大的女人吧!:黄口

七八岁:始龇

幼年:垂髫

幼年\童年:总髫\总角

童年\少年:总发\束发

女子十三四岁:豆蔻年华

女子90岁鲐背之年;十五岁(成年):及弈之年

男子二十岁(成年):弱冠

三十岁:而立

四十岁:不惑

五十岁:知天命

六十岁:耳顺\花甲

七十岁:古稀

八九十岁:耄耋

百岁:期颐

襁褓指婴儿初生

垂髫指儿童刚刚留头发的年龄

豆蔻指女孩子十三四岁(刚才答错了)

束发指男孩子十五岁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垂髫(tiao)指幼年儿童;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

束发指男子成童时,十五岁;

这次是分别指着一个人从一个孩子到成为的一个过程,其中的第1个是婴儿时期婴儿时期缺条呢,是少女时期痘扣呢是就是成年了,我速放的就是成为他人付的意思。

半老徐娘是指多少岁的女人啊?

不满周岁----襁褓20岁称弱冠,;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10岁以下----黄口;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15岁(男)---成童;也称束发;

大意是:徐昭佩喜好饮酒,且常常喝醉,如果萧绎在她的房间,她一定会呕吐到萧绎的衣服中(非常恶心)。20岁(男)---弱冠、冠、加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徐娘是指多少年龄

80岁古时对年龄的称谓——杖朝之年;

徐娘是指30岁至五十岁左右的女人,半老徐娘是称中老年以上且有姿色,风韵犹存的妇女,半老徐娘一词源于南北朝,徐娘名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

我们常称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为“半老徐娘”,这个“徐娘”原是指一位? A王妃B农家妇女C明代徐文长的母亲

幼年泛称----总角;

人们常以"半老徐娘"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

"半老徐娘"一词源于南北朝.徐娘名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

她年过芳龄,却还着意打扮,风骚,极不得体.于是,有人说:"徐娘

半老,犹尚多情."有关"徐娘"四十岁的""之事,《南史

后妃传下

梁元帝徐妃》中有极简要的记载.宋陈与义诗《书怀》中"开窗逢一笑,未觉

徐娘老"两句足见徐娘之.后人便用"半老徐娘"或"徐娘半老"来讽

喻那些年过芳龄还风骚,精心打扮的妇女.亦有人自称徐娘,含有自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a13828211729@163.com 邮箱删除。